北京訊 6月8日,作為中國中鐵第二屆“開路先鋒”企業文化節活動內容之一,中國中鐵聯合中國國際新聞交流中心組織來自非洲和亞太地區的25名外國媒體記者乘坐體驗京張高鐵,參觀“世界最深高鐵站”八達嶺長城站以及詹天佑紀念館,并前往中國中鐵總部采訪交流。
在中國中鐵設計建設的八達嶺長城站,記者們實地采訪了京張高鐵勘察設計及運營情況,并乘坐長達82米的超長電梯抵達出站口,遠眺八達嶺長城。隨后,記者們前往詹天佑紀念館,通過參觀這位“中國鐵路之父”的生平事跡,感受中國鐵路“穿越百年的民族榮耀”。
當天下午,中國中鐵邀請記者團一行訪問總部,了解企業基本概況、高鐵建設、海外業務、國內工程項目等相關情況。通過參觀“開路先鋒”企業文化展覽館暨精神教育基地,記者團領略了中國中鐵百年輝煌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為助力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的貢獻,感受了負責任“大國央企”的先鋒形象。隨后,中國中鐵相關人員與記者團一行就海外重點項目建設情況、科技創新及青年培養、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等情況進行互動交流。
《孟加拉日報》記者莫蘇米·伊斯拉姆(Mousumi Islam)表示,中國中鐵承建的孟加拉國帕德瑪大橋公路橋于2022年通車,帕德瑪河兩岸人民終于結束了乘舟楫擺渡的時代,長久以來的愿望得以實現,希望中國企業未來能在孟加拉國修建更多類似帕德瑪大橋的高質量交通基礎設施。阿富汗巴赫塔爾通訊社記者穆罕默德·阿勒夫·安薩里(Mohammad Alef Ansari)表示,乘坐京張高鐵之后,他熱烈期盼阿富汗早日擁有如此高效、便捷、智能的鐵路系統,歡迎更多中國企業前往他的家鄉投資興業,實現互利共贏。
本次參觀采訪活動貫徹落實了中國中鐵黨委第二屆“開路先鋒”企業文化節中“國企開放日”活動和跨文化融合活動的相關要求,講好中國中鐵故事,積極推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開路先鋒”文化走出去,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中鐵。
據悉,京張高鐵全程174公里,是世界首條設計時速達350公里的智能高速鐵路;1909年通車的老京張鐵路,是中國人修建的第一條干線鐵路,詹天佑先生創造了聞名于世的“人字形”鐵路設計。時隔110多年后,兩條鐵路地上與地下立體交會,實現時速從35公里到350公里質的飛躍。八達嶺長城站位于世界文化遺產八達嶺長城核心區和老京張鐵路下方,創造了國內埋深最大的高速鐵路地下車站、國內最復雜的暗挖洞群車站、國內單拱跨度最大的暗挖鐵路隧道、國內旅客提升高度最大的高速鐵路地下車站等紀錄。 (趙匡胤 曹妍)